咳嗽老不好?建议40岁后,警惕3个信号,或是肺癌在敲门
凌晨三点,你被一声“金属味”的咳嗽惊醒——不是声音像金属,而是咳过之后,喉咙里仿佛被冷硬的勺子刮过,微微发腥。你最怕的困惑,是这阵子无论喝热水、含润喉片还是换季被褥,咳嗽都像粘在气管壁上,不肯散场。可别急着说“感冒拖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小毛病”,也可能
凌晨三点,你被一声“金属味”的咳嗽惊醒——不是声音像金属,而是咳过之后,喉咙里仿佛被冷硬的勺子刮过,微微发腥。你最怕的困惑,是这阵子无论喝热水、含润喉片还是换季被褥,咳嗽都像粘在气管壁上,不肯散场。可别急着说“感冒拖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小毛病”,也可能
最近,美国癌症研究协会发布的报告带来一组令人振奋的数字:美国癌症总体死亡率比上世纪90年代下降了34%,平均每天有近400人因医学进步逃离死神魔爪。截至2025年1月,美国已有1860万癌症幸存者正常生活着,其中近半数人已带癌生存10年以上。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中老年人体检项目清单,需要根据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因素综合评估。下面我为你详细列出一份通用型中老年人体检项目清单,并按系统分类,方便参考和执行。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与数理逻辑的应用,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数字化算法模型正在登场的路上。在未来,使用数字化算法模型对肿瘤标志物进行逻辑加工,我们将看到更多令人欣喜的结果。战胜癌症离不开肿瘤的早筛早诊,数字模型这一新登场的身影,使人们对肿瘤的早发现、早治疗有了新的
食管癌作为一种具有潜在复发风险的恶性肿瘤,术后或治疗后的定期复查是监测病情变化、早期发现复发转移、保障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关键环节。科学规范的复查体系不仅能及时捕捉疾病进展信号,更能为后续治疗方案调整提供精准依据,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将从复查的
每年体检季,总有人拿着报告单,脸色比报告还白。肿瘤标志物高了一点,肝功能有个箭头,甲状腺结节写着“实性”,瞬间脑补出一整套“晚期剧情”,甚至已经开始考虑遗嘱和骨灰盒颜色了。
体检报告翻到最后一页,看见“建议专科就诊”。很多人会笑一声说,医生写这个就像餐馆结账时说“欢迎下次光临”,标准流程,不必当真。其实这句话一点也不虚。它不是凑字数,更不是为了让你多跑一趟。当这句话出现,往往意味着身体正发出信号,忽略了就可能错过最佳检查时机。
先别把“肚子不舒服”都归咎于胃肠道。很多人把下腹的不适当成“肠胃闹小情绪”:吃点药、揉一揉、睡一觉就过去;也有人觉得“我还年轻、月经规律、常体检”,风险离自己很远;还有人以为查过一次B超或做了个肿瘤标志物,就万事大吉。可在门诊我反复看到,卵巢癌最擅伪装:它不敲
退休教师赵阿姨今年 61 岁,去年体检发现右肺有个 7mm 的纯磨玻璃结节,医生建议半年后复查。她觉得自己不抽烟、没咳嗽,就把复查的事忘了。
肺腺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最常见的病理亚型,约占肺癌总发病率的40%-50%,其治疗以手术、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多手段联合为主。病情好转的评估需依赖科学、规范的复查指标体系,通过动态监测肿
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 SCLC)作为一种恶性程度高、进展迅速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治疗效果的评估与病情监测高度依赖规范的复查指标。临床中,通过动态监测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肺功能及血液学等核心指标,可精准判断病情是否好转,
肺鳞癌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亚型之一,其治疗效果与病情监测依赖于科学、系统的复查体系。复查指标的动态变化不仅是评估治疗方案有效性的核心依据,更是判断病情是否好转的关键标尺。临床中,需从肿瘤负荷、机体功能、治疗安全性等多维度综合解读指标变化,通过核心指标的改善趋
很多人以为,癌症“治好了”就万事大吉了。可现实往往是:治愈不是终点,复发才是最大的隐患。有数据显示,超过60%的癌症复发都发生在治疗后5年内,而这5年里,有3个时间段尤其危险。
46岁,事业正当巅峰的年纪。可当肺癌晚期这个诊断摆在面前,再多的拼搏也抵不过时间的倒数计时。更令人唏嘘的是,他年年体检,“常规项目一项不少”,这话听着熟悉,却也是太多人忽略的盲区。
“医生说我已经痊愈了,怎么还会复发?”许多癌症患者在治疗结束、检查正常后,都会有这样一份松了口气的轻松感。有人甚至觉得,既然肿瘤已经切除、放化疗也做了,那就意味着彻底“告别”了。但现实往往比想象更复杂。
别幻想六十岁就能躺平,现实是:退休金涨得比血压慢,养老院排队比医院挂号还难。
42岁就被癌症带走,留下6岁女儿,这谁受得了。9月2号凌晨,北京,“格格公主的爸爸”富哥走了,从复发到咽气就7天,三年多的抗癌路说没就没。
某位肿瘤科医生曾说过一句话:“真正的复发,往往不是悄悄发生的,而是在身体早已发出信号,只是没人听进去。”听起来像是医者的无奈,但背后却藏着一种提醒:身体不会欺骗,只是需要有人懂得倾听。
人到中年,身体的各种“零件”开始磨损,很多人一过55岁,体检报告上的红字就开始多了起来。有人慌了,年年查、月月查、哪怕只是轻微不适,也要全套检查一遍。生怕错过了什么,结果反而查出了“心理病”,睡也睡不好,吃也吃不香。
2025年8月1日至8月8日,北京市健宫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王宇主任团队完成一例肺炎合并肿瘤标志物异常病例诊疗。该病例72岁,咳嗽、咳黄痰伴乏力身痛3天。通过支气管镜检查,NGS病原检测精准锁定感染源,48小时内启动多学科肿瘤排查,在有效控制肺炎的同时,明确